亞健康是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(tài),是指機體在內外環(huán)境不良刺激下引起心理,、生理發(fā)生異常變化,,但尚未達到明顯病理性反應的程度,。從生理學角度來講,,就是人體各器官功能穩(wěn)定性失調尚未引起器質性損傷,。在此狀態(tài)下如能及時調控,,可恢復健康狀態(tài),,否則會發(fā)生疾病,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,機體組織結構的退化(老化)及生理功能減退亦可引起亞健康,因此目前認為人體衰老的表現也屬于亞健康,。
人體處于亞健康狀態(tài)時的主要表現有容易患病,,身心感到不適;對學習,、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,,不能很好發(fā)揮體力和心理上的潛力。因此應重視亞健康,,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有缺陷或障礙的身心功能得到改善,、增強或補償,從亞健康狀態(tài)轉歸到健康狀態(tài),。亞健康是既沒有病又不健康的中間過渡狀態(tài)
導致亞健康的原因是什么,?引起亞健康的原因大約有四種:
(一)由于過度疲勞造成的精力、體力透支
因生活,、工作節(jié)律加快,,競爭日趨激烈,,使人們用腦過度,心身長時期處于超負荷緊張狀態(tài),,由緊張而造成機體身心疲勞,,表現為疲勞,精力不足,,注意力不集中,,記憶力減退,睡眠質量不佳,,頸背腰膝酸楚疼痛等,。長期下去,必然造成內臟功能過度損耗,,機能下降而出現亞健康狀態(tài),。
(二)人的自然衰老
人體成熟以后,大約從30歲左右就開始衰老,,到了一定程度,,人的機體器官開始老化,出現體力不足,、精力不支,、社會適應能力降低等現象。譬如女性患更年期綜合征時,,會出現生理功能紊亂,、精神和情緒躁亂等現象;男子雖然更年期綜合征不明顯,,但也會產生生理機能減退,、精神煩躁、精力下降等綜合癥狀,。這時人體是沒有病變的,,但是已經不完全健康,屬于亞健康狀態(tài),。
(三)現代身心疾病
如心腦血管病和腫瘤等疾病的前期?,F在世界各國公布的死亡前三位病因,幾乎都是心,、腦血管疾病和腫瘤,。這些病在發(fā)病前相當長的時間內,機體可能處于亞健康狀態(tài),,人體內臟系統(tǒng)雖然沒有顯著病變,,但已經有功能性障礙,如胸悶,、氣短,、頭暈目眩,、失眠健忘、心悸,、無名疼痛等,;各種儀器和化驗手段都不能發(fā)現陽性結果。沒有對癥的藥,,也沒有合理的解釋,。
(四)人體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時期
即使是一個健表的人,在某一特定的時期也可能處于亞健康狀態(tài),。人的體力、精力,、供能有一定的生物節(jié)律,,有高湖也有低潮。在低潮期腦力和體力的功能與正常時比較都有很大的差別,。在低潮時期,,會表現出亞健康狀態(tài)。
亞健康有哪些表現,?
當出現應激能力下降,、工作效率降低、情緒低落等一系列自我感覺,,而醫(yī)學檢查所得各項生理,、生化指標均無明顯異常,醫(yī)生無法做出明確疾病診斷時,,可確定處于亞健康狀態(tài),。
亞健康的診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:
失眠:不能入睡,多夢,,容易驚醒,,睡不踏實,疲憊,,頭疼,,注意力渙
散,記憶力下降,,等等,。
神經衰弱:極易產生興奮、疲勞或衰弱,,并有頭痛,、眩暈(頭緊箍樣
沉重感,頸后發(fā)僵),,健忘,,失眠,,多夢,失去自信心,,乏力,,食欲下降,精神萎靡,,等等,。
疲倦:周身乏力,沒精神,,頭重或昏沉感,,手掌、腋下很容易出汗,,站立時極易出現頭昏眼花,,常有耳鳴,易患感冒或口周皰疹,,常感手足發(fā)冷或局部麻木,。
胸悶煩亂:內心苦悶并伴有窒息感,早搏,、心悸,,胸悶、心前區(qū)有重壓感,。
食欲下降:常感飲食不消化,,沉積于胃中,常腹脹,、腹部隱痛不適,、腹瀉或便秘,咽喉疼痛,,常出現口腔潰瘍,,舌上常出現白苔,口臭較重,。
應激能力下降:睡眠質量很差,,不易入睡或易醒,晨起有倦怠感,,對周圍的事情漠不關心,。心神不寧、容易生氣,,眼睛很容易疲勞,,鼻塞流涕,肩臂易僵硬酸痛,,腰背酸痛,,疲勞感不易消失,。稍有活動即感疲勞,體重減輕,。
工作學習效率降低:精力不能集中,,常有記憶中斷現象,如忘記很熟悉的人,、物和事情,。
心理抑郁:對生活興趣明顯減退,甚至喪失了業(yè)余愛好,,感到精力不足,,學習、生活缺少動力,,自我評價低,,夸大自己的缺點,內疚,,?;貞洸挥淇斓耐禄蛴鍪孪驂奶幭?,但仍有自制力,,對個人前途悲觀失望,自我封閉,,嚴重者甚至感到活不下去,,產生輕生意念。
性格缺陷:自卑,,孤獨,,悲觀,易激動,,情感脆弱,,等等。
偏執(zhí)人格:情緒不穩(wěn)定,,易趨向極端,,變化無常,性情乖僻,,缺乏對后果的洞察和考慮,。只顧眼前利益,怯懦,、冷漠與孤僻,,行為魯莽,易和他人沖突,,有時還會傷害自身并容易向惡性發(fā)展,。
如何預防和消除亞健康,?
(一)適度運動
生命在于科學地運動。堅持適宜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,,或者選擇參加各項健身活動,,能有效地延緩人體各器官的衰退老化。亞健康的人多數是腦力勞動者,,對體育鍛煉是增強體質,、預防疾病的有效途徑認識不足。經常處于坐著工作的人群只要根據自己的年齡,、體力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進行鍛煉,,并持之以恒,可以達到改善亞健康的目的,。
(二)全面,、均衡、適量的營養(yǎng)
人體對各種物質的需求量都有一個度,,過量攝入將會適得其反,,高糖、高鹽,、高脂肪食物的長期過量進食,,尤其是飽和脂肪酸過量會導致亞健康狀態(tài)。因此均衡適量的營養(yǎng)是維護健康的基本手段之一,。缺乏營養(yǎng)會使人衰老憔悴,,導致多種疾病,如營養(yǎng)不良性水腫,、貧血,、夜盲、腳氣病,、糙皮病,、壞血病、佝僂病等,;營養(yǎng)過剩也會造成不良后果,,如肥胖、糖尿病,、高血壓,、冠心病等。進食過量的蛋白質不但不能充分被機體利用,,反而會增加腎臟負擔,;進食大量動物性脂肪和缺乏纖維的食物,往往成為某些腫瘤和心血管疾病的誘因。因此,,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制訂營養(yǎng)計劃,,最好征求營養(yǎng)師或醫(yī)生的意見,制訂科學合理的食譜,。
(三)調控情緒,,保持心理健康
大量資料證實,長期的精神刺激和壓力以及長期的壓抑憤怒等負性情緒,,也是導致亞健康的一個因素,。如果情感刺激過于強烈,便會進一步導致心身病態(tài),,引發(fā)多種疾病,、暴怒,甚至導致腦溢血,、心肌梗塞,、輕生意念。所以,,保持良好的心態(tài),,樂觀豁達、奮發(fā)進取的精神,,是防治亞健康的精神基礎,。可適當培養(yǎng)業(yè)余愛好,,如讀書,、聽音樂,、練字畫,、體育鍛煉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。
(四)戒除不良習慣
日常生活中戒除不良習慣和嗜好,,如吸煙,、酗酒、偏食,,做到飲食有節(jié),,起居有常,不過度勞累,,提高自我保健意識,,自覺構筑控制亞健康發(fā)生的第一道防線??朔涣忌罘绞绞欠乐蝸喗】禒顟B(tài)的基礎,。
(五)多種方式干預
采取藥物預防、保健品調理、體育鍛煉相結合的干預措施,,對失眠多夢,、口腔潰瘍、消化不良和軀體疼痛等癥狀,,可適當用藥或理療或心理治療等,,使機體能轉歸健康。
(六)睡眠養(yǎng)神
現代人普遍睡眠不足,,而睡眠和休息使大腦及機體處于恢復狀態(tài),,能消除疲勞而重新獲得精力和體力。人要學會為自己積蓄體力和精力,,即使閉目養(yǎng)神片刻,,或伏案稍事休息,都可消除疲勞,。
(七)走近大自然
近年發(fā)現,,走近大自然是緩解“亞健康”癥狀的絕妙措施。到大自然中去欣賞飛瀑流泉,、芳草異卉,,使人心爽神怡,豁達開朗,。良性的心理影響生理,,機體各種生命節(jié)律與自然相和諧,無形中提高了生命的活力,。同時,,將身心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中,沐浴陽光和呼吸新鮮空氣,,以獲得好的健康療養(yǎng)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