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0日下午,,我校召開“2021年教師節(jié)綜合表彰大會”,頒發(fā)學校首屆“西部紅燭兩代師表獎”,。我校民族教育學院退休教師楊清源獲此殊榮,。抗美援朝老戰(zhàn)士,、思政課教師楊清源教授,,退休31年先后為高校、中小學校,、部隊,、社區(qū)、青少年管教所,、企事業(yè)單位等230余個單位義務作報告320余場,,聽眾近11萬人次。如今,,作為一名“西部紅燭”,,鮐背之年的楊清源依然堅守宣講陣地,義務為下一代講授黨史國史,,傳播黨的理論創(chuàng)新成果,。
“獎章戴在身上,黨對老同志的囑托永遠記在心上,,我一定不忘初心,、牢記使命,忠誠奉獻一輩子,?!笨姑涝睦蠎?zhàn)士,、退休教師楊清源身著筆挺的軍裝,反復端詳胸前金燦燦的“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(zhàn)70周年”紀念章,,91歲老人布滿皺紋的雙眼閃動著光芒,。

從軍行:三八線,生死線,,戰(zhàn)火中淬煉青春
1951年2月,,當時隨軍在甘肅天水修鐵路的楊清源放下工具,拿起了槍,,雄赳赳氣昂昂,,跨過鴨綠江?!皻鉁亓阆?5度,,我們冒著鵝毛大雪,背著槍和子彈,,踩過八九十里的雪路,,奔赴三八線,參加第五次戰(zhàn)役,。為了躲避敵機,,只能在夜里行進?!?/p>
呼嘯的炮彈炸起的土塊碎石飛濺到身上,,他抱著八十斤的炮彈箱似離弦之箭沖向前線。子彈擦身而過,,屢次死里逃生。三八線,,一條保衛(wèi)祖國的戰(zhàn)線,,也是年輕士兵們的生死線。70年過去,,戰(zhàn)場上的畫面仍歷歷在目,。

圖為楊清源(右)參加抗美援朝之前與戰(zhàn)友的合影
1953年,楊清源和戰(zhàn)友準備回國,,在火車站排隊脫帽,,面向著朝鮮的大地,與流離失所,、飽經(jīng)戰(zhàn)亂的朝鮮人民揮別,,向長眠在異國他鄉(xiāng)的戰(zhàn)友們告別,宣誓回國以后繼承他們的遺志,,把國家建設好,,讓下一代遠離戰(zhàn)爭,,將書桌永遠安放在和平的環(huán)境里。
愛國志:盡余熱,,竭余力,,傳承革命薪火
歸國后,楊清源繼續(xù)在部隊服役,;從部隊轉業(yè)后,,在我校任馬列主義教研部黨史教研室副主任、民族預科部主任,;1984年起三次當選西安市雁塔區(qū)人大代表,,1990年退休后,一直在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發(fā)揮光和熱,。
“現(xiàn)在很多青少年不知道當下的美好生活是怎樣得來的,,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引導他們追溯革命源頭,把中國革命,、建設的艱苦歷程,,把無數(shù)革命先烈流血犧牲的事跡告訴他們?!蓖诵葜?,楊清源早就想好了退休后要做的事情。
“我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九十歲了,,是下午四五點鐘的夕陽,,但也有光和熱。只要我的身體還硬朗,,多活一年就講一年,,多活一天就講一天。只要還有明天,,今天永遠是起跑線,。”楊清源說,。
退休31年,,楊清源先后給各高校、中小學校,、部隊,、社區(qū)、青少年管教所,、企事業(yè)單位等230余個單位做報告320余場,,直接聽眾近11萬人次。從第一次報告開始,,他就給自己立下“四個不”原則:不要課時費,、不要紀念品,、不要吃請、不要接送,。而所得獎金也用于奉獻社會,、奉獻學校。他做報告從未遲到過一分鐘,,甚至提前一天勘察好授課地點,,計算好交通時間。
從《毛澤東少年時代的故事》《不要忘記革命先烈》《井岡山的烽火》《偉大的長征》《八年抗戰(zhàn)》《抗美援朝》,,到《百年奧運夢》《抗震精神民族之魂》《中國夢我的夢》《抗戰(zhàn)精神永放光芒》《五四精神薪火相傳》,,30多年來,革命精神在時代發(fā)展中蘊生出新的內(nèi)涵,,楊清源的報告也與時俱進,。近年來,他還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黨的創(chuàng)新理論,,帶進了第二課堂,,引入了學生們的頭腦。
為了把握演講節(jié)奏,,楊清源一字一句地錄音并自放自聽,。為了增強感染力,他創(chuàng)新發(fā)明了主講聽眾,、圖解 朗誦 歌唱,、親見 親聞 親歷、革命歷史 時代正能量的四維演講模式,。為了充實講稿,,他三上井岡山、參觀展覽,、多方查閱史料,、摘抄報刊、閱讀回憶錄,。
年紀越來越大,出門越來越艱難,,楊清源萌生了開辦家庭課堂的想法,。2019年12月,在并不寬敞的客廳里,,他為10個孩子和他們的家長講起了革命故事,,“大家聽得很認真,我很感動,?!边@位和時間賽跑的老人,,正在竭盡全力以他的行動影響著更多的人。

公益心:不停歇,,不留名,,用善點燃善
2020年,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,?!皣矣须y,我們有責,。五六十年代,,我參與過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,隨部隊無數(shù)次深入湖北田野鄉(xiāng)村,、百姓家中幫忙勞作,,是武漢人民養(yǎng)育了我”,說到動情處,,楊清源哽咽了,。他特地向組織交納特殊黨費5000元,還為學??挂咭痪€的工作人員捐款5000元,。像這次一樣,多年來,,楊清源默默溫暖了許多人,。
看到陜西戶縣丈南村西瓜滯銷的新聞報道,楊清源立即前往當?shù)刭徺I了540斤西瓜,,全部送給了在一線辛勤工作的保潔員和校衛(wèi)隊員們,。逢年過節(jié),楊清源也不忘給他們送去慰問品,。楊清源還自掏腰包為西安兩個社區(qū)的10戶生活困難家庭買米面油,,已經(jīng)堅持了好幾年。有一年,,校衛(wèi)隊在楊清源不知情的情況下粘貼了表揚信,,他知道后連忙找到負責人把信揭掉,“這么多年一直沒說什么,,悄悄做就是了”,。他還堅持參加學校手寫新生錄取通知書活動。
從這位擁有64年黨齡的老同志身上,,看得到壯心不已,、鶴發(fā)松姿,看不到一絲懈怠的眼神、一刻放松的步伐,。兩次獲評“全國教育系統(tǒng)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”,、四次榮獲“陜西省教育系統(tǒng)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”“陜西省關心下一代優(yōu)秀工作者”等榮譽稱號的背后,是楊清源幾十年如一日的奮斗和堅持,。
多年來,,楊清源作為一名“西部紅燭”,始終秉持著“扎根西部,,甘于奉獻,,追求卓越,教育報國”的信念,,將生命的光和熱全部播撒在深愛的土地上,,讓革命精神永放光彩,讓民族歷史永不褪色,,讓源源善意永葆生機,。就像老人常說的,宣講紅色故事,,傳承革命精神,,是永不衰退的事業(yè);關心下一代成長,,奉獻老一輩余熱,,是矢志不渝的堅守。